前言:臨近春節(jié),中國各地的一些展覽廳、室外攤位都退出各種年貨會,其中不少以“年貨大特賣”、“一折大減價”、“優(yōu)惠專賣”等字眼的招牌商標吸引顧客。然而,這些均有可能是冒牌貨和瑕疵品,以便宜吸引法則,估計很多顧客也紛紛“上釣”,如何防范這些騙子展蟲?大家不妨往下閱讀。
某網(wǎng)友爆料自己去年參加農(nóng)展會,在里面買過雞蛋,哪知道回到家打開一聞居然是臭的,而且蛋黃變“蛋黑”。之后,她向展會主辦方反映,主辦方卻稱該攤位沒有在展會方登記過,這讓她非常無奈,“這些騙子是如何混進展館的呢?”。
有些參展商租下展臺后,直接轉租給了一些小廠家甚至私人攤位,賺上一筆攤位。
所以消費者最好要警惕展覽會門口、走道里的小攤販,因為他們拿不下展位,所以只能打“游擊戰(zhàn)”。還有雜牌企業(yè)私下租下其他企業(yè)展位,擺上自家的產(chǎn)品,一旦展會結束,便“消失”了。對此,市民選購產(chǎn)品時首先要看一看其是否有廠址、廠名、生產(chǎn)日期、保質(zhì)期等,且不忘向?qū)Ψ剿魅≠徫飸{證。